台上抽烟散步的乘客身上拔高向远山,只觉视野一瞬开阔,神清气爽。

不知道妹妹去的地方有没有这么美的风景。

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擦碰响动,林雪松转过头便见两个被晒得黑黪黪的青年背着、拎着、拖着大包小包穿过车厢,一边走一边往车厢座位号上扫,明显在寻找位子。

军人出身的林雪松始终以‘助人为乐’作为做人准则,立即放下茶杯走过去帮忙拎东西。

“感谢同志。”走在前面的黑青年不客气地将手里的一袋东西递给林雪松,笑着指了指林雪松对面一排木质座椅:

“巧了嘛同志,我们就坐你对面儿。”

说罢便将手里的东西往头顶的置物架上塞,塞不下的又往座位底下放。

林雪松将一袋子特别沉的东西举上置物架后,转身帮后面的黑青年递行李,回头时忍不住问:

“你们这是带了多少东西啊,出门去探亲吗?”

他再看看自己给妹妹带的东西,忍不住开始反思:人家探亲都带这么多东西,自己是不是带少了?

“不是探亲,哈哈,我们去找人,顺便给带点物资。”打头的黑青年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和手臂,坐下后掏出自己的大茶缸,从窗口探出脑袋笑着喊过路的送水员:“大姐,大姐,还有热水吗?”

另一个黑青年坐下后笑着问林雪松:

“这位同志是当兵的吧?”

“你咋知道?”林雪松惊奇问。

“一看你坐如钟站如松的,讲话也中气十足,这么有气质,很明显了。同志贵姓啊?”

林雪松报上姓氏后,黑青年又自报家门:

“我姓丁,我同事姓王,你叫我们小王、小丁就行。”

“听恁(nen)口音,首都人?”林雪松不服输的个性冒头,别人能猜出他是当兵的,他可也能猜出对方是哪里人。

为了不让小王小丁听出自己是哪里人,他讲话时还专门用上了在河南学会的河南话,用‘恁’代替了‘你们’。

“是首都的,哈哈,一听就听出来了?您是河南过来的吧?”小丁反问。

“哈哈哈哈……”林雪松见小丁果然被自己误导,得意地哈哈大笑,“我也是北京人,不过在河南呆了大半年。”

“……

章节目录